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據外媒報道,施樂周一宣布,將通過公開要約收購的方式收購所有的惠普流通股。這也標志著施樂對惠普發起的惡意收購已進一步升級。
施樂在周一的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向惠普股東提出了每股 24 美元的現金加股票收購報價。惠普股東每股可獲得 18.40 美元現金,加上 0.149 股施樂股票。該要約收購方案將會在 4 月 21 日到期。同為硬件公司,施樂和惠普都發明了仍被消費者和上班族使用的技術,但都在越來越受軟件驅動的世界里苦苦掙扎。施樂表示,合并兩家公司將每年節省 20 億美元成本,并帶來逾 10 億美元的額外營收增長。
施樂首席執行官翰·維森丁(John Visentin)在周一的聲明中表示:“惠普股東將立即獲得 270 億美元現金,前期現金同時通過擁有合并后公司的股權保持顯著的長期增長。合并后的公司也將有更大的自由現金流投資于增長和股東回報。”施樂表示,該公司已獲得花旗集團、瑞穗金融集團、美國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PNC 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Truist Financial Corp 和 SunTrust Robinson Humphrey 等多家國際銀行的財務支持,以幫助完成要約收購。
惠普董事會此前已多次拒絕了施樂提出的收購要約,稱低估了惠普的實際價值。為阻止施樂惡意收購惠普,后者上月通過了“毒丸計劃”,并宣布對惠普每股已發行普通股分配一股優先股購買權。這也就意味著惠普的流通股數量可能擴大,增加了收購方收購惠普的難度毒丸計劃是指目標公司發現他人有收購的意圖時,為對抗收購而制定特定的股份購買計劃,賦予公司股東特定的優先權利,使收購一旦發生,該特定優先權利的行使將導致公司資產的減少和收購方部分投票權的喪失。它的目的在于預先設置公司收購后的不良前景,使收購者感到即使收購成功也會像吞下毒丸一樣遭受到不利后果,從而望而卻步。
上周,惠普又宣布將以股票形式向股東返還 160 億美元,并加強利潤壓縮措施,希望以此聯合投資者共同對抗施樂為控制惠普所采取的措施。惠普表示,該公司將把去年 10 月份宣布的 50 億美元股票回購金額增加到 150 億美元。不過惠普高管當時表示,他們將與施樂方面接觸,就潛在合并的條款進行討論。
去年 11 月初,施樂向惠普發出收購要約,欲通過蛇吞象式的交易收購惠普,因為惠普當時的市值約為 280 億美元,而施樂市值為 84 億美元。施樂預計與惠普合并每年能夠節約至少 20 億美元支出。不過為完成收購惠普的交易,施樂方面可能需要舉債至少 200 億美元。惠普隨后兩次拒絕了施樂的收購要約,稱施樂的報價“大大低估了惠普的價值,不符合股東的最佳利益。”惠普董事會還質疑“過高的債務水平對合并后公司股票的潛在影響”,如果施樂實施其融資計劃,可能會產生不利結果。惠普董事會表示愿意探索合并,但認為 335 億美元的收購價格低估了該公司的價值。
此后,施樂啟動惡意收購計劃,把 335 億美元的收購報價直接提交給惠普股東,借此向惠普董事會施壓。施樂在當時致惠普董事會的信中稱,“施樂將直接與惠普股東接觸,征求他們的支持,以督促惠普董事會作出正確選擇,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 在收購報價多次遭到惠普拒絕后,施樂在 2 月 10 日宣布,將收購惠普的報價提高至每股 24 美元,總價約 350 億美元。不過此方案再度遭到惠普董事會的拒絕,稱施樂“嚴重低估”了惠普的價值。
施樂此前曾表示,該公司將在“3 月 2 日前后”以每股 24 美元對惠普發出現金和股票收購要約。此外,施樂公司還發起代理權之爭,提名 11 名惠普董事會候選人以幫助完成交易。施樂此前已在公開市場買入惠普股票,擁有了提名董事會候選人的資格。施樂提名的董事人選包括聯合航空公司、Verizon 通訊等公司的前高管,他們需要獲得合并持有惠普 50% 以上股份的股東的批準才能進入董事會。
惠普在周一的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與獨立財務和法律顧問協商,仔細審查和評估要約,以確定董事會認為最符合公司和所有惠普股東利益的行動方案。建議惠普股東在董事會審查和評估要約之前不要采取任何行動。惠普稱,該公司將在 10 個工作日內向股東告知董事會對要約的立場。
施樂股價周一在紐交所常規交易中上漲 1.31 美元,漲幅為 4.07%,報收于 33.51 美元。按照周一的收盤價計算,施樂市值約為 71 億美元。惠普股價周一上漲 1.07 美元,漲幅為 5.15%,報收于 21.86 美元。按照周一的收盤價計算,惠普市值約為 313 億美元。惠普周一的收盤價距施樂提出的要約收購價格還有近9% 的上漲空間。
(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