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1 月 26 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商務部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芯片制造商以及一些客戶手中的一些芯片庫存已經不足 5 天供應量。如果芯片交付因為天氣或疫情而中斷,這種庫存現狀使得美國各行各業的工廠極易停產。
美國商務部發布的這份報告凸顯出全球范圍內芯片短缺問題的嚴重性。一年多來,這一問題困擾著整個美國制造業,推高了美國通脹水平,而且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美國商務部正在敦促美國國會批準聯邦政府為芯片制造商提供更多援助的法案。
美國商務部去年 9 月份對全球 150 家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制造商的芯片庫存中值已從 2019 年的約 40 天供應量降至不到 5 天。
圖示:紐約馬耳他的一家芯片工廠中,制造設備正在對晶圓進行蝕刻,然后封裝
美國商務部在長達 6 頁的調查報告中稱,“如果一家美國制造工廠的芯片庫存只能撐 3 到 5 天,一旦海外市場的各種因素導致芯片工廠停工 2 到 3 周時間,那么這家制造工廠可能就不得不停產,工廠工人不得不休假。”
美國商務部長吉納·雷蒙多(Gina Raimondo)周二在提交調查結果時表示,芯片庫存匱乏讓汽車制造商和其他芯片用戶“沒有犯錯的余地”。
她說:“疫情爆發、風暴、自然災害、設備問題……也就是任何可能干擾到全世界芯片制造工廠的事情都將直接影響到美國制造業。”“馬來西亞爆發的疫情就有可能導致美國一家制造工廠被迫關閉。”
“現實是美國國會必須采取行動,”雷蒙多補充說。他敦促美國國會議員們盡快通過一項 520 億美元的補貼提案,鼓勵芯片制造商新建工廠。“我們每等一天,就會落后一步。”
美國參議院去年已經通過了這項法案,但在眾議院被擱置了數月之久。不過眾議院民主黨人預計最早將于本周提交經修改后的法案。
業內高管表示,美國聯邦政府的資金補貼長期上可能會帶來更多的芯片供應量,但短期內無法緩解芯片短缺問題,因為芯片工廠畢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成。
接受調查的企業紛紛表示,芯片供應短缺問題不會在未來六個月消失。一些行業高管也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到 2023 年。
2021 年,接受調查的各類企業芯片需求中值水平比 2019 年高出 17%,原因是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購買的電子產品數量激增,而且越來越多的產品依賴于芯片運行。
調查報告發現,很多低端芯片的供應短缺問題尤其嚴重,這給汽車制造商等客戶帶來了特殊問題。
運營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公司 Mitre 高級副總裁查爾斯·克蘭西(Charles Clancy)說,如何提高這類芯片的產量具有挑戰性,因為這類產品的利潤率沒有那么高,對芯片制造商來說沒有什么吸引力。
“這有點像制藥行業中的仿制藥問題。”她說,這些低端芯片“并不是最先進的產品”。
芯片短缺問題迫使全球汽車制造商去年停工停產,減產的汽車數量多達 770 萬輛,直接導致市場上新車和二手車均出現短缺的局面。芯片短缺問題還導致汽車行業銷售額大幅下滑,使得美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幅下滑超過兩個百分點。
去年美國通脹率達到7%,達到 40 年來的最高水平。雷蒙多說,汽車價格飆升占到美國市場去年整體通脹的三分之一。
法案的口頭支持者、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馬克·R·華納(Mark R. Warner)周二說,“這一最新數據表明,現在不能在這方面繼續拖拖拉拉。眾議院已經將這項在美國制造更多芯片的好法案擱置了好幾個月時間,現在迫切需要采取行動。”
美國商務部的調查還發現,通過中間商銷售的芯片價格通常特別高。“因此,我們將更加密切地關注這個問題:到底發生了什么?中間商為什么要價這么高?”雷蒙多說。
美國芯片制造商英特爾上周宣布,將投資 200 億美元在俄亥俄州新建兩家芯片工廠,計劃于 2025 年完工。英特爾首席執行官蓋爾辛格表示,如果該公司能獲得部分擬議的補貼,工作進度將會加快。
上世紀 90 年代初,美國本土制造的芯片占全球芯片制造業總量的 37% 左右。但近年來,隨著更多芯片生產轉移到亞洲,這一比例已降至 12% 左右。
但包括佛蒙特州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在內的一些議員已經表示反對提供行業補貼,稱芯片行業利潤豐厚,不需要美國聯邦政府的援助。
本周二被問及這個問題時,雷蒙多說,由于在美國建造芯片工廠的成本高于海外市場,如果美國政府希望芯片制造商在美國本土建造工廠,就必須提供補貼。
“我們希望這些公司在美國建設生產設施,”雷蒙多說。她還強調,擬議的 520 億美元補貼與芯片制造商要在美國建造更多工廠所必須花費的“數千億美元”相比,只是“九牛一毛”。雷蒙多表示:“每家公司都將不得不投入巨額自有資本,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邯鄲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