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6 月 29 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支撐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便廣大用戶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
所謂行程卡,在 2020 年 3 月 25 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時任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介紹,為了滿足復工復產對流動人員的行程查驗需求,組織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在通信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推出了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服務。手機用戶可以通過短信、微信小程序、二維碼、網頁等等方式查詢本人前 14 天到過的所有的地市的一些信息。
韓夏當時表示,行程卡有四大優點:一是全國通用。二是安全可靠,因為行程卡不收集用戶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信息,而且詳細的查詢結果,比如你到過某個市,只顯示在你本人的手機上。三是真實準確,因為行程卡是通過通信網絡的數據來獲取地址信息,不需要個人填報。四是覆蓋面廣,全國現在是 15.8 億移動用戶,所有的手機包括非智能手機都可以用。
而行程卡上的星號“*”,今年 1 月 17 日,中國信通院指出,到訪地右上角的“*”星號標記,表示過往 14 天行程中存在包含中高風險地區的城市,并不表示用戶實際到訪過這些中高風險地區。
中國信通院表示,星號“*”和用戶個人健康狀況無關,僅作為包含中高風險地區城市的提示標志,方便管理人員查驗。行程卡的星號“*”,當過往 14 天內的行程沒有包含中高風險地區的城市后,會自行消失。
“星號標記會根據防疫部門對各城市中高風險地區的認定而變化,根據各地方衛健委最新發布的信息進行更新,數據更新會有一定時間差,通常在 24 小時內完成同步。” 中國信通院表示。
對于行程卡上行程信息的更新時間,中國信通院稱,每天早上8-10 點,會統一更新前 14 天數據。用戶前 14 天內的行程計算是在所屬運營商后臺完成的,結果會存在一天的延遲,比如 9 月 15 日查詢到的是 9 月 15 日之前 14 天內的行程數據(9 月 1 日 0 點-9 月 14 日 24 點之間)。
(邯鄲小程序開發)